中古漢語

From Phonology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Line 1: Line 1:
-
'''中古汉语'''是[[南北朝]]、[[隋朝]]、[[唐朝]]时期的[[汉语]]。中古汉语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在三种基本资料之上:一、[[隋朝]]和[[唐朝]]的韵书(《[[切韵]]》、《[[经典释文]]》、《[[广韵]]》等;二、[[汉语]][[方言]];三、[[日语]]、[[韩语]]和[[越南语]]的汉字读音。
+
'''中古汉语'''是[[南北朝]]、[[隋朝]]、[[唐朝]]时期的[[汉语]]。中古汉语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由於中古時代沒有錄音設備,我們只能透過客觀的記錄而重構中古時代的漢語。現時中古漢語利用下述三种基本资料之上重新構建:
 +
# [[隋朝]]和[[唐朝]]的韵书(《[[切韵]]》、《[[经典释文]]》、《[[广韵]]》等;
 +
# 不同的[[汉语方言]]殘留的中古漢語痕跡;
 +
# [[日语]]、[[韩语]]和[[越南语]]的汉字读音。
《切韵》是隋朝陆法言编辑的韵书,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
《切韵》是隋朝陆法言编辑的韵书,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
Line 10: Line 13:
清末,[[陈澧]]写了《切韵考》,介绍分析《切韵》的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当时《刊谬补缺切韵》尚未见世,因此他只好用《广韵》进行研究。他运用系联法来分析[[反切]]上字,发现韵图上的[[三十六字母]]实际上忽略了《切韵》的一些声类的对立——正齿音“照、穿、床、审”各分为两类。
清末,[[陈澧]]写了《切韵考》,介绍分析《切韵》的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当时《刊谬补缺切韵》尚未见世,因此他只好用《广韵》进行研究。他运用系联法来分析[[反切]]上字,发现韵图上的[[三十六字母]]实际上忽略了《切韵》的一些声类的对立——正齿音“照、穿、床、审”各分为两类。
-
''详见[[切韵音]]''
+
 
 +
==參看==
 +
* [[切韵音]]

Revision as of 04:30, 3 December 2005

中古汉语南北朝隋朝唐朝时期的汉语。中古汉语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由於中古時代沒有錄音設備,我們只能透過客觀的記錄而重構中古時代的漢語。現時中古漢語利用下述三种基本资料之上重新構建:

  1. 隋朝唐朝的韵书(《切韵》、《经典释文》、《广韵》等;
  2. 不同的汉语方言殘留的中古漢語痕跡;
  3. 日语韩语越南语的汉字读音。

《切韵》是隋朝陆法言编辑的韵书,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

《广韵》是宋初的著作,把唐朝的几个韵书结合在一起,其主要依据是《切韵》,但《广韵》收的字条远远比《切韵》多,剩下是从其他韵书抄过来的。学界一直以为《切韵》已经失传了,直到1947年发表了敦煌出土的《刊谬补缺切韵》(唐朝王仁煦著)。

《切韵》用反切的方法来记录中古音。反切上字注声母(反切上字的声母和被切字相同),反切下字注韵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被切字相同)。字条按照韵类排列,一共分193个韵类,反而没有直接说明《切韵》分多少声类。

宋朝的等韵图(《韵镜》和《七音略》)用表格的方式分析《切韵》的语音系统。但是,直接用韵图的分析来理解《切韵》的体系相当困难。第一,韵图上没有说明分析《切韵》所用的方法,只介绍其结果。第二,韵图忽略了《切韵》的语音系统的一些重要的音类。

清末,陈澧写了《切韵考》,介绍分析《切韵》的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当时《刊谬补缺切韵》尚未见世,因此他只好用《广韵》进行研究。他运用系联法来分析反切上字,发现韵图上的三十六字母实际上忽略了《切韵》的一些声类的对立——正齿音“照、穿、床、审”各分为两类。

參看


Template:汉语fr:chinois médiéval en:Middle Chinese

Personal 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