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漢語
From Phonology
中古漢語是南北朝、隋朝、唐朝時期的漢語。中古漢語的研究是漢語音韻學的一個分支。由於中古時代沒有錄音設備,我們只能透過客觀的記錄而重構中古時代的漢語。現時中古漢語利用下述三種基本資料之上重新構建:
《切韻》是隋朝陸法言編輯的韻書,是中古漢語語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據。
《廣韻》是宋初的著作,把唐朝的幾個韻書結合在一起,其主要依據是《切韻》,但《廣韻》收的字條遠遠比《切韻》多,剩下是從其他韻書抄過來的。學界一直以為《切韻》已經失傳了,直到1947年發表了敦煌出土的《刊謬補缺切韻》(唐朝王仁煦著)。
《切韻》用反切的方法來記錄中古音。反切上字注聲母(反切上字的聲母和被切字相同),反切下字注韻母(反切下字的韻母和被切字相同)。字條按照韻類排列,一共分193個韻類,反而沒有直接說明《切韻》分多少聲類。
宋朝的等韻圖(《韻鏡》和《七音略》)用表格的方式分析《切韻》的語音系統。但是,直接用韻圖的分析來理解《切韻》的體系相當困難。第一,韻圖上沒有說明分析《切韻》所用的方法,只介紹其結果。第二,韻圖忽略了《切韻》的語音系統的一些重要的音類。
清末,陳澧寫了《切韻考》,介紹分析《切韻》的體系的一種新方法。當時《刊謬補缺切韻》尚未見世,因此他只好用《廣韻》進行研究。他運用系聯法來分析反切上字,發現韻圖上的三十六字母實際上忽略了《切韻》的一些聲類的對立——正齒音「照、穿、床、審」各分為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