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漢語

From Phonology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部分移至切韵音。)
Line 1: Line 1:
'''中古汉语'''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在三种基本资料之上:一、[[隋朝]]和[[唐朝]]的韵书(《[[切韵]]》、《[[经典释文]]》、《[[广韵]]》等;二、[[汉语]][[方言]];三、[[日语]]、[[韩语]]和[[越南语]]的汉字读音。
'''中古汉语'''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在三种基本资料之上:一、[[隋朝]]和[[唐朝]]的韵书(《[[切韵]]》、《[[经典释文]]》、《[[广韵]]》等;二、[[汉语]][[方言]];三、[[日语]]、[[韩语]]和[[越南语]]的汉字读音。
-
《切韵》是隋朝陆法言编辑的韵书,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该韵书到底代表哪个地方的语言,学界争论不休,议论纷纷,有以下几个观点:
 
-
一、 《切韵》代表[[长安]]的方言。(如:[[高本汉]])
 
-
二、 《切韵》代表[[洛阳]]方音。
 
-
三、 《切韵》是几个方言(主要是[[金陵]]和[[邺下]])的综合体系,陆氏采取从分不从合的原则:只要在他参考的某一个方言里,两个字的韵类不同,他在《切韵》里用不同的反切下字来记这两个字的韵母,尽管在其他方言里这两个字发音相同。所以,《切韵》的音类(声类、韵类和调类)代表所有方言里的所有音类的对立:《切韵》分的音类比任何一个具体的方言分的音类还要多。
 
-
《切韵》的音类划分和同代的《经典释文》和《[[玉篇]]》相当一致,[[陆法言]]、[[陆德明]]和[[顾野王]]三位学者不谋而合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证明《切韵》不是陆法言凭空捏造的。
 
-
《广韵》是宋初的著作,把唐朝的几个韵书结合在一起,其主要依据是《切韵》,但《广韵》收的字条远远比《切韵》多,剩下是从其他韵书抄过来的。一直到[[1947年]],学界以为《切韵》已经失传了,当年发表了敦煌出土的《刊谬补缺切韵》(唐朝王仁煦著)。
 
-
《切韵》用反切的方法来记录中古音,用两个字注一个字的音,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反切上字注声母(反切上字的声母和被切字相同),反切下字注韵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被切字相同)。字条按照韵类排列,一共分193个韵类,反而没有直接说明《切韵》分多少声类。《切韵》里用几个反切上字注同一个声类,因此反切上字远远比声类多,光从反切上字无法知道《切韵》里到底有多少个声类。
 
-
[[宋朝]]的等韵图(《韵镜》和《七音略》)用表格的方式分析《切韵》的语音系统。但是,直接用韵图的分析来理解《切韵》的体系相当困难。第一,韵图上没有说明分析《切韵》所用的方法,只介绍其结果。第二,韵图忽略了《切韵》的语音系统的一些重要的音类。
 
-
==《切韵》的声类==
 
-
清末,[[陈澧]]写了《切韵考》,介绍分析《切韵》的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当时《刊谬补缺切韵》尚未见世,因此他只好用《广韵》进行研究。首先,他分析出《广韵》里那些字是后期的,去掉那些字,尽量恢复已失传的《切韵》的旧貌。然后,他运用系联法来分析[[反切]]上字。他发现,韵图上的[[三十六字母]]系统不全,必须加以补充修正。
 
-
===系联法的基本原则===
 
-
无论在《切韵》或者在《广韵》里,反切上字的运用是随意的,属于同一个声类的不同的字条有不同的反切上字。但是,一个声类最多也不会有超过30个不同的反切上字(溪母有29个:一二四等:苦口康枯空恪牵谦楷客可/三等:去丘区墟起躯羌绮钦倾窥诘祛岂曲卿弃乞)。因此,只要把所有反切上字归纳成声类就可以理解《广韵》里的声类体系。系联法的运用原则如下:把用来当反切上字的字查出其反切上字,这两个反切上字应该注同一个声母,这样把所有的反切上字系联起来就可以把反切上字归纳成几个组,同一个组的反切上字注同一个声母。例如:“可”枯我切,“枯”苦胡切,“苦”康杜切,“康”苦冈切,由此可以推断“可”、“枯”、“苦”和“康”注同一个声类。“空”苦红切、“楷”苦骇切、“口”苦后切、客“苦兼切、牵”苦坚切,由此可以推断“空”、“楷”、“口”、“客”、“牵”五个反切上字和“苦”属于同一声类,因此和“可”、“枯”、“康”也属于同一声类。
 
-
但是,这个系联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同一个声类的反切上字系联不起来,例如:端母有“都丁多当得德冬”七反切上字,“冬”都红切、“都”当孤切、“丁”当经切、“当”都郎切,“冬都丁当”四个字系联起来,“多”得何切、“得”多则切、“德”多则切,“多得德”也系联起来,但是两个组不能系联。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参考“又音互见”的反切,这就是说,当某个字有几个读音,而且那两个读音属于不同的韵类,那个字在《广韵》出现在两个地方。在每个地方用“又音”注明该字的另外那个读音。有时候,《广韵》里用不同的反切上字来注同一个读音:这两个反切上字肯定属于同一个声类,尽管这两个字可能系联不起来。
 
-
例如:“涷”有平声和去声两个读音,在平声东韵的词项里写着:“涷,泷涷沾渍说文曰水出发鸠山入于河又都贡切”。“涷”字处于“东”之后,其平声读音和“东”字一样,所以没有注明。“又都贡切”的意思是“涷”字也有去声的读音“都贡切”。去声送韵的词项的内容为“涷,瀑雨又水名出发鸠山多贡切又音东”。由此可见,“涷”字有两个读音,一个平声的读音,和“东”字一样,也有去声的读音,但这个读音在两个地方用不同的反切:“都贡切”和“多贡切”。因此,我们可以推断“都”和“多”属于同一个声类,因此“冬都丁当”和“多得德”两组反切上字可以系联起来。
+
《切韵》是隋朝陆法言编辑的韵书,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
 +
 
 +
《广韵》是宋初的著作,把唐朝的几个韵书结合在一起,其主要依据是《切韵》,但《广韵》收的字条远远比《切韵》多,剩下是从其他韵书抄过来的。学界一直以为《切韵》已经失传了,直到[[1947年]]发表了敦煌出土的《刊谬补缺切韵》(唐朝王仁煦著)。
 +
 
 +
《切韵》用反切的方法来记录中古音。反切上字注声母(反切上字的声母和被切字相同),反切下字注韵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被切字相同)。字条按照韵类排列,一共分193个韵类,反而没有直接说明《切韵》分多少声类。
 +
 
 +
[[宋朝]]的等韵图(《韵镜》和《七音略》)用表格的方式分析《切韵》的语音系统。但是,直接用韵图的分析来理解《切韵》的体系相当困难。第一,韵图上没有说明分析《切韵》所用的方法,只介绍其结果。第二,韵图忽略了《切韵》的语音系统的一些重要的音类。
-
陈氏用这个方法分析《广韵》的反切上字,发现韵图里的三十六字实际上忽略了《切韵》的一些声类的对立,[[三十六字母]]的正齿音“照、穿、床、审”各个必须分为两个声类:
+
清末,[[陈澧]]写了《切韵考》,介绍分析《切韵》的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当时《刊谬补缺切韵》尚未见世,因此他只好用《广韵》进行研究。他运用系联法来分析[[反切]]上字,发现韵图上的[[三十六字母]]实际上忽略了《切韵》的一些声类的对立——正齿音“照、穿、床、审”各分为两类。
-
*照(庄 / 照二)和(章 / 照三)
+
''详见[[切韵音]]''
-
*穿(初 / 穿二)和(昌 / 穿三)
+
-
*床(崇 / 床二)和(船 / 床三)
+
-
*审(生 / 审二)和(书 / 审三)
+
-
“喻”母也应该分为两个声类,“云 / 喻三”和“以 / 喻四”。
 
{{汉语}}
{{汉语}}

Revision as of 03:47, 1 September 2005

中古汉语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在三种基本资料之上:一、隋朝唐朝的韵书(《切韵》、《经典释文》、《广韵》等;二、汉语方言;三、日语韩语越南语的汉字读音。

《切韵》是隋朝陆法言编辑的韵书,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

《广韵》是宋初的著作,把唐朝的几个韵书结合在一起,其主要依据是《切韵》,但《广韵》收的字条远远比《切韵》多,剩下是从其他韵书抄过来的。学界一直以为《切韵》已经失传了,直到1947年发表了敦煌出土的《刊谬补缺切韵》(唐朝王仁煦著)。

《切韵》用反切的方法来记录中古音。反切上字注声母(反切上字的声母和被切字相同),反切下字注韵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被切字相同)。字条按照韵类排列,一共分193个韵类,反而没有直接说明《切韵》分多少声类。

宋朝的等韵图(《韵镜》和《七音略》)用表格的方式分析《切韵》的语音系统。但是,直接用韵图的分析来理解《切韵》的体系相当困难。第一,韵图上没有说明分析《切韵》所用的方法,只介绍其结果。第二,韵图忽略了《切韵》的语音系统的一些重要的音类。

清末,陈澧写了《切韵考》,介绍分析《切韵》的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当时《刊谬补缺切韵》尚未见世,因此他只好用《广韵》进行研究。他运用系联法来分析反切上字,发现韵图上的三十六字母实际上忽略了《切韵》的一些声类的对立——正齿音“照、穿、床、审”各分为两类。 详见切韵音


Template:汉语fr:chinois médiéval en:Middle Chinese

Personal 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