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
From Phonology
(→上古汉语的形态变化) |
m (上古汉语111 moved to 上古漢語) |
||
(14 intermediate revisions not shown) | |||
Line 1: | Line 1: | ||
- | + | 廣義的'''上古漢語'''指的是從[[周朝|周]]、秦到兩漢時期的[[漢語]]。上古漢語的構擬不建立在[[歷史語言學|歷史比較法]]的基礎上,其原則和[[印歐語]]完全不同。 | |
- | + | ||
- | + | 上古音研究的基本方法上從[[中古漢語]](《切韻》音系)倒推上古音 。在中古音的基礎上,可以用《[[詩經]]》的韻部和諧聲系列來推測古代的發音,還可以用漢語[[方言]]的存古特徵和一些外部證據([[漢藏語系]]、[[壯侗語系]]、[[苗瑤語系]]等語言中的漢語[[同源詞]]和[[藉詞]])。 | |
- | + | ||
- | [[ | + | ===韻部=== |
+ | 漢語發音從《詩經》到[[南北朝]]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南北朝人讀先秦文獻的時候,發現有許多押韻不和諧的地方了。當時人對《詩經》的註解反映他們遇到的困難:當《詩經》的韻腳不押韻時,他們牽強的改其中一個字的音使其押韻,認為這樣讀起來更加和諧。例如:《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上下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中的「音」和「南」兩個字押韻。[[北梁]]人[[沈重]]在《[[毛詩音]]》中指出:「南:協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標注他認為正確的讀音(用普通話讀,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in)。這個方法叫做「協韻」。 | ||
- | + | [[隋朝]]人[[陸德明]]認為不應該使用協韻法,因為他認為古代人押韻不嚴謹,沒有必要改正《詩經》的讀音。他指出:「沈雲協句宜乃林反,今謂古人韻緩,不煩改字」。 | |
- | + | 在[[宋朝]],[[朱熹]]等人繼承了南北朝的協韻法(亦稱「-{葉音}-」),並非常系統的用這個方法來改正《詩經》和《楚辭》裡所謂「不和諧」的韻腳字的讀音。他們認為,古人對韻腳字可以臨時改讀,他們還沒有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發音變化的原則,他們以為先秦時代的古人的發音和宋朝人一樣。但是,在這個時代,[[吳棫]]在《毛詩葉韻補音》等著作中發現《詩經》的押韻現象是有規則的,他通過對韻腳字系統的考察,把中古韻類歸納成九個韻部。雖然吳棫缺乏明確的歷史概念(他把唐宋和先秦的韻腳字混為一談)他的研究邁出了進入正確的路線的第一步,為後代的學者開闢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徑。除了他以外,[[鄭庠]]、[[項安世]]、[[程迥]]等人進行了古音的研究。 | |
- | [[ | + | 最早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學者是[[顧炎武]]。他繼承了[[陳第]]的想法,認為「古詩無[[葉音]]」,並旨在恢復古代漢語的發音(「復古」)。他發明了「離析唐韻」的研究方法:把《詩經》的韻腳整理起來,分析這些字的押韻行為。在《詩經》押韻的字通常屬於《廣韻》的不同韻類,這是因為這些字的韻母在上古音相近或者相同,後來到中古音變得不一樣。但是,上古音的押韻行為有理可尋,可以按照這些押韻行為把中古韻類分配成幾個組,這些組叫做「韻部」,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可以在《詩經》押韻,但是有些中古韻類同時出現在幾個不同韻部。顧炎武把韻類歸納成十個韻部。雖然他對韻部的劃分不夠嚴謹,忽略了許多重要的對立,但是他建立了上古音研究的奠基,一直到現在,他的「離析唐韻」是上古音構擬的原則之一。 |
- | + | [[清朝]]學者構擬古音的方法與現代語言學家不同。他們當時認為,屬於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在上古時代有相同的發音,後來其中一個韻類(「古本韻」)保留了原始的發音,其他的韻類發生了變化(「變韻」)。這個構擬方法有嚴重的缺陷。第一,沒有解釋「變韻」發生變化的條件:按照語言學的定論,語音變化有一定的規則,如果某些字在上古時代有完全相同的讀音,沒有理由分化出來(除非發生了[[方言混合]])。第二,我們現在知道,上古漢語的一些韻部的發音和與其對應的任何一個中古韻類的發音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中古韻母保留了原始的發音(沒有「古本韻」)。例如:歌部構擬成*-ar或者*-aj(還有元音長短等特徵),和來自歌部的中古韻類如歌韻(中古*-a),魚韻(中古*-o),馬韻(中古*-ɣa),模韻(中古*-o)的發音都不相同。 | |
- | [[ | + | |
- | + | ===上古漢語無聲調說=== | |
+ | [[1954年]]法國學者[[奧德裡庫爾]](Haudricourt)通過歷史比較法的考察,發現[[越南語]]的聲調是已經脫落了的[[韻尾]]的痕跡,這些韻尾在比較原始的親屬語言中(如[[克木語]])仍然存在。他發現,越南話的上聲來自喉塞音,去聲來自-s。由於越南話和漢語的聲調系統很相似,他提出漢語的聲調有同樣的來源,上古漢語沒有聲調。 | ||
- | + | 這個假設得到了很多印證,最明顯的一個是可以自然的解釋「陰入韻對轉」: | |
- | + | ||
- | === | + | ===上古漢語有次要音節說=== |
- | + | 以前普遍認為上古漢語是一種以單音節為主的語言,每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但是近幾年,中國學者[[潘悟雲]]和法國學者[[沙加爾]]不謀而合達到了一致的結論:上古漢語不僅有複輔音,也有次要音節,[[漢朝]]以前,一個漢字可以代表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第一個音節是弱化音節,其[[主元音]]為ə,沒有韻尾。這個結論目前還存在爭議。 | |
- | + | ===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 | |
+ | 由於漢字系統不能直接反映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因此為了瞭解這些變化,必須使用[[隋朝]]和[[唐朝]]的[[反切]]裡出現的異讀現象。例如:「'''解'''」,有幾個讀音:中古「古隘切」(見母開口佳韻上聲,普通話'''jiě''')和中古「胡買切」(匣母開口佳韻上聲,普通話'''xie''');第一個有清聲母(見母,中古k-)有主動意義,是[[及物動詞]],第二個有濁聲母(匣母,中古ɦ)有被動意義:聲母的清濁和動詞的主動/被動性有直接的關係。有些專家認為是某種前綴導致動詞聲母的濁化。 | ||
- | + | 有時候,不同漢字可以代表同一個詞根的幾個形態,例如:「見」(中古''古電切''見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主動意義,「現」(中古''胡甸''匣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被動意義,這對動詞類似於上述「解」字的兩個讀音,但與之不同的是,這裡使用兩個符號來區分主動和被動的讀音。 | |
- | + | ||
- | + | ||
- | + | ==參見== | |
+ | *[[漢語]] | ||
+ | *[[漢字]] | ||
- | + | {{漢語}} | |
- | [[ | + | [[Category:音韻學]] |
- | + |
Current revision as of 07:20, 23 August 2006
廣義的上古漢語指的是從周、秦到兩漢時期的漢語。上古漢語的構擬不建立在歷史比較法的基礎上,其原則和印歐語完全不同。
上古音研究的基本方法上從中古漢語(《切韻》音系)倒推上古音 。在中古音的基礎上,可以用《詩經》的韻部和諧聲系列來推測古代的發音,還可以用漢語方言的存古特徵和一些外部證據(漢藏語系、壯侗語系、苗瑤語系等語言中的漢語同源詞和藉詞)。
Contents |
[edit] 韻部
漢語發音從《詩經》到南北朝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南北朝人讀先秦文獻的時候,發現有許多押韻不和諧的地方了。當時人對《詩經》的註解反映他們遇到的困難:當《詩經》的韻腳不押韻時,他們牽強的改其中一個字的音使其押韻,認為這樣讀起來更加和諧。例如:《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上下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中的「音」和「南」兩個字押韻。北梁人沈重在《毛詩音》中指出:「南:協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標注他認為正確的讀音(用普通話讀,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in)。這個方法叫做「協韻」。
隋朝人陸德明認為不應該使用協韻法,因為他認為古代人押韻不嚴謹,沒有必要改正《詩經》的讀音。他指出:「沈雲協句宜乃林反,今謂古人韻緩,不煩改字」。
在宋朝,朱熹等人繼承了南北朝的協韻法(亦稱「-{葉音}-」),並非常系統的用這個方法來改正《詩經》和《楚辭》裡所謂「不和諧」的韻腳字的讀音。他們認為,古人對韻腳字可以臨時改讀,他們還沒有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發音變化的原則,他們以為先秦時代的古人的發音和宋朝人一樣。但是,在這個時代,吳棫在《毛詩葉韻補音》等著作中發現《詩經》的押韻現象是有規則的,他通過對韻腳字系統的考察,把中古韻類歸納成九個韻部。雖然吳棫缺乏明確的歷史概念(他把唐宋和先秦的韻腳字混為一談)他的研究邁出了進入正確的路線的第一步,為後代的學者開闢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徑。除了他以外,鄭庠、項安世、程迥等人進行了古音的研究。
最早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學者是顧炎武。他繼承了陳第的想法,認為「古詩無葉音」,並旨在恢復古代漢語的發音(「復古」)。他發明了「離析唐韻」的研究方法:把《詩經》的韻腳整理起來,分析這些字的押韻行為。在《詩經》押韻的字通常屬於《廣韻》的不同韻類,這是因為這些字的韻母在上古音相近或者相同,後來到中古音變得不一樣。但是,上古音的押韻行為有理可尋,可以按照這些押韻行為把中古韻類分配成幾個組,這些組叫做「韻部」,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可以在《詩經》押韻,但是有些中古韻類同時出現在幾個不同韻部。顧炎武把韻類歸納成十個韻部。雖然他對韻部的劃分不夠嚴謹,忽略了許多重要的對立,但是他建立了上古音研究的奠基,一直到現在,他的「離析唐韻」是上古音構擬的原則之一。
清朝學者構擬古音的方法與現代語言學家不同。他們當時認為,屬於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在上古時代有相同的發音,後來其中一個韻類(「古本韻」)保留了原始的發音,其他的韻類發生了變化(「變韻」)。這個構擬方法有嚴重的缺陷。第一,沒有解釋「變韻」發生變化的條件:按照語言學的定論,語音變化有一定的規則,如果某些字在上古時代有完全相同的讀音,沒有理由分化出來(除非發生了方言混合)。第二,我們現在知道,上古漢語的一些韻部的發音和與其對應的任何一個中古韻類的發音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中古韻母保留了原始的發音(沒有「古本韻」)。例如:歌部構擬成*-ar或者*-aj(還有元音長短等特徵),和來自歌部的中古韻類如歌韻(中古*-a),魚韻(中古*-o),馬韻(中古*-ɣa),模韻(中古*-o)的發音都不相同。
[edit] 上古漢語無聲調說
1954年法國學者奧德裡庫爾(Haudricourt)通過歷史比較法的考察,發現越南語的聲調是已經脫落了的韻尾的痕跡,這些韻尾在比較原始的親屬語言中(如克木語)仍然存在。他發現,越南話的上聲來自喉塞音,去聲來自-s。由於越南話和漢語的聲調系統很相似,他提出漢語的聲調有同樣的來源,上古漢語沒有聲調。
這個假設得到了很多印證,最明顯的一個是可以自然的解釋「陰入韻對轉」:
[edit] 上古漢語有次要音節說
以前普遍認為上古漢語是一種以單音節為主的語言,每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但是近幾年,中國學者潘悟雲和法國學者沙加爾不謀而合達到了一致的結論:上古漢語不僅有複輔音,也有次要音節,漢朝以前,一個漢字可以代表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第一個音節是弱化音節,其主元音為ə,沒有韻尾。這個結論目前還存在爭議。
[edit] 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
由於漢字系統不能直接反映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因此為了瞭解這些變化,必須使用隋朝和唐朝的反切裡出現的異讀現象。例如:「解」,有幾個讀音:中古「古隘切」(見母開口佳韻上聲,普通話jiě)和中古「胡買切」(匣母開口佳韻上聲,普通話xie);第一個有清聲母(見母,中古k-)有主動意義,是及物動詞,第二個有濁聲母(匣母,中古ɦ)有被動意義:聲母的清濁和動詞的主動/被動性有直接的關係。有些專家認為是某種前綴導致動詞聲母的濁化。
有時候,不同漢字可以代表同一個詞根的幾個形態,例如:「見」(中古古電切見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主動意義,「現」(中古胡甸匣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被動意義,這對動詞類似於上述「解」字的兩個讀音,但與之不同的是,這裡使用兩個符號來區分主動和被動的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