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

From Phonology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m (韵部)
m (上古汉语111 moved to 上古漢語)
 
(24 intermediate revisions not shown)
Line 1: Line 1:
-
上古汉语构拟不建立在[[历史比较法]]的基础上,其原则和[[印欧语]]完全不同。
+
廣義的'''上古漢語'''指的是從[[周朝|周]]、秦到兩漢時期的[[漢語]]。上古漢語的構擬不建立在[[歷史語言學|歷史比較法]]的基礎上,其原則和[[印歐語]]完全不同。
-
上古音研究的基本方法上从[[中古汉语]](《切韵》音系)倒推上古音 。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可以用《[[诗经]]》的韵部和谐声系列来推测古代的发音,还可以用汉语[[方言]]的存古特征和一些外部证据([[汉藏语系]]、[[壮侗语系]]、[[苗瑶语系]]等语言中的汉语[[同源词]]和[[借词]])。
+
-
===韵部===
+
上古音研究的基本方法上從[[中古漢語]](《切韻》音系)倒推上古音 。在中古音的基礎上,可以用《[[詩經]]》的韻部和諧聲系列來推測古代的發音,還可以用漢語[[方言]]的存古特徵和一些外部證據([[漢藏語系]][[壯侗語系]]、[[苗瑤語系]]等語言中的漢語[[同源詞]]和[[藉詞]])。
-
汉语发音从《诗经》到[[南北朝]]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南北朝人读先秦文献的时候,发现有许多押韵不和谐的地方了。当时人对《诗经》的注解反映他们遇到的困难:当《诗经》的韵脚不押韵时,他们牵强的改其中一个字的音使其押韵,认为这样读起来更加和谐。例如:《诗经·北风·燕燕》“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中的“音”和“南”两个字押韵。[[北梁]][[沈重]]在《[[毛诗音]]》中指出:“南:协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标注他认为正确的读音(用普通读,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ín)。这个方法叫做“协韵”。
+
-
[[隋朝]]人[[陆德明]]认为不应该使用协韵法,因为他认为古代人押韵不严禁,没有必要改正《诗经》的读音。他指出:“沈云协句宜乃林反,今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
+
===韻部===
 +
漢語發音從《詩經》到[[南北朝]]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南北朝人讀先秦文獻的時候,發現有許多押韻不和諧的地方了。當時人對《詩經》的註解反映他們遇到的困難:當《詩經》的韻腳不押韻時,他們牽強的改其中一個字的音使其押韻,認為這樣讀起來更加和諧。例如:《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上下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中的「音」和「南」兩個字押韻。[[北梁]]人[[沈重]]在《[[毛詩音]]》中指出:「南:協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標注他認為正確的讀音(用普通話讀,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in)。這個方法叫做「協韻」。
-
[[宋朝]][[朱熹]]等人继承了南北朝的协韵法(也叫做“叶音”),并非常系统的用这个方法来改正《诗经》和《楚辞》里所谓“不和谐”的韵脚字的读音。他们认为,古人对韵脚字可以临时改读,他们还没有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音变化的原则,他们以为先秦时代的古人的发音和宋朝人一样。但是,在这个时代,[[吴棫]]在《毛诗叶韵补音》等著作中发现《诗经》的押韵现象是有规则的,他通过对韵脚字系统的考察,把中古韵类归纳成九个韵部。虽然吴棫缺乏明确的历史概念(他把唐宋和先秦的韵脚字混为一谈)他的研究迈进了正确的路线的第一步,为后代的学者开辟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径。除了他以外,[[郑庠]]、[[项安世]]、[[程迥]]等人进行了古音的研究。
+
[[隋朝]][[陸德明]]認為不應該使用協韻法,因為他認為古代人押韻不嚴謹,沒有必要改正《詩經》的讀音。他指出:「沈雲協句宜乃林反,今謂古人韻緩,不煩改字」。
-
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学者是[[顾炎武]]。他继承了[[陈第]]的想法,认为"古诗无[[叶音]]",并旨在恢复古代汉语的发音("复古")。他发明了"离析唐韵"的研究方法:把《诗经》的韵脚整理起来,分析这些字的押韵行为。在《诗经》押韵的字通常属于《广韵》的不同韵类,这是因为这些字的韵母在上古音相近或者相同,后来到中古音变得不一样。但是,上古音的押韵行为有理可寻,可以按照这些押韵行为把中古韵类分配成几个组,这些组叫做"韵部",同一个韵部的中古韵类可以在《诗经》押韵,但是有些中古韵类同时出现在几个不同韵部。顾炎武把韵类归纳成十个韵部。虽然他对韵部的划分不够严禁,忽略了许多重要的对立,但是他建立了上古音研究的奠基,一直到现在,他的"离析唐韵"是上古音构拟的原则之一。
+
[[宋朝]][[朱熹]]等人繼承了南北朝的協韻法(亦稱「-{葉音}-」),並非常系統的用這個方法來改正《詩經》和《楚辭》裡所謂「不和諧」的韻腳字的讀音。他們認為,古人對韻腳字可以臨時改讀,他們還沒有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發音變化的原則,他們以為先秦時代的古人的發音和宋朝人一樣。但是,在這個時代,[[吳棫]]在《毛詩葉韻補音》等著作中發現《詩經》的押韻現象是有規則的,他通過對韻腳字系統的考察,把中古韻類歸納成九個韻部。雖然吳棫缺乏明確的歷史概念(他把唐宋和先秦的韻腳字混為一談)他的研究邁出了進入正確的路線的第一步,為後代的學者開闢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徑。除了他以外,[[鄭庠]]、[[項安世]]、[[程迥]]等人進行了古音的研究。
-
[[清朝]]学者构拟古音的方法与现代语言学家不同。他们当时认为,属于同一个韵部的中古韵类在上古时代有相同的发音,后来其中一个韵类("古本韵")保留了原始的发音,其他的韵类发生了变化("变韵")。这个构拟方法有严重的缺陷。第一,没有解释"变韵"发生变化的条件:按照语言学的定论,语音变化有一定的规则,如果某些字在上古时代有完全相同的读音,没有理由分化出来(除非发生了[[方言混合]])。第二,我们现在知道,上古汉语的一些韵部的发音和与其对应的任何一个中古韵类的发音都不一样,没有一个中古韵母保留了原始的发音(没有"古本韵")。例如:歌部构拟成*-ar或者*-aj(还有原因长短等特征),和来自歌部的中古韵类如歌韵(中古*-a),鱼韵(中古*-ø),马韵(中古*-ɣa),模韵(中古*-o)的发音都不相同。
+
最早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學者是[[顧炎武]]。他繼承了[[陳第]]的想法,認為「古詩無[[葉音]]」,並旨在恢復古代漢語的發音(「復古」)。他發明了「離析唐韻」的研究方法:把《詩經》的韻腳整理起來,分析這些字的押韻行為。在《詩經》押韻的字通常屬於《廣韻》的不同韻類,這是因為這些字的韻母在上古音相近或者相同,後來到中古音變得不一樣。但是,上古音的押韻行為有理可尋,可以按照這些押韻行為把中古韻類分配成幾個組,這些組叫做「韻部」,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可以在《詩經》押韻,但是有些中古韻類同時出現在幾個不同韻部。顧炎武把韻類歸納成十個韻部。雖然他對韻部的劃分不夠嚴謹,忽略了許多重要的對立,但是他建立了上古音研究的奠基,一直到現在,他的「離析唐韻」是上古音構擬的原則之一。
-
===上古汉语无声调说===
+
[[清朝]]學者構擬古音的方法與現代語言學家不同。他們當時認為,屬於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在上古時代有相同的發音,後來其中一個韻類(「古本韻」)保留了原始的發音,其他的韻類發生了變化(「變韻」)。這個構擬方法有嚴重的缺陷。第一,沒有解釋「變韻」發生變化的條件:按照語言學的定論,語音變化有一定的規則,如果某些字在上古時代有完全相同的讀音,沒有理由分化出來(除非發生了[[方言混合]])。第二,我們現在知道,上古漢語的一些韻部的發音和與其對應的任何一個中古韻類的發音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中古韻母保留了原始的發音(沒有「古本韻」)。例如:歌部構擬成*-ar或者*-aj(還有元音長短等特徵),和來自歌部的中古韻類如歌韻(中古*-a),魚韻(中古*-o),馬韻(中古*-ɣa),模韻(中古*-o)的發音都不相同。
-
[[1954年]]法国学者[[奥德里库尔]](Haudricourt)通过历史比较法的考察,发现[[越南语]]的声调是已经脱落了的[[韵尾]]的痕迹,这些韵尾在比较原始的亲属语言中([[克木语]])仍然存在.他发现,越南话的上声来自喉塞音,去声来自-s.由于越南话和汉语的声调系统很相似,他提出汉语的声调有同样的来源,上古汉语没有声调.
+
-
这个假设得到了很多印证,最明显的一个是可以自然的解释"阴入韵对转":
+
===上古漢語無聲調說===
 +
[[1954年]]法國學者[[奧德裡庫爾]](Haudricourt)通過歷史比較法的考察,發現[[越南語]]的聲調是已經脫落了的[[韻尾]]的痕跡,這些韻尾在比較原始的親屬語言中(如[[克木語]])仍然存在。他發現,越南話的上聲來自喉塞音,去聲來自-s。由於越南話和漢語的聲調系統很相似,他提出漢語的聲調有同樣的來源,上古漢語沒有聲調。
-
===上古汉语有次要音节说===
+
這個假設得到了很多印證,最明顯的一個是可以自然的解釋「陰入韻對轉」:
-
以前普遍认为上古汉语是一种以单音节为主的语言,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但是近几年,中国学者[[潘悟云]]和法国学者[[沙加尔]]不谋而合达到了一致的结论:上古汉语不仅有复辅音,也有次要音节,[[汉朝]]以前,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第一个音节是弱化音节,其[[主元音]]为ə,没有韵尾。这个结论目前还存在争议。
+
-
===上古汉语的形态变化===
+
===上古漢語有次要音節說===
-
汉字是不完整的文字系统,不能直接反映上古汉语的[[形态变化]]。为了了解到这些形态变化,必须使用[[隋朝]][[唐朝]][[反切]]里出现的异读现象。例如:“解”,有几个读音:中古''古隘切''(見母开口佳韵上声,普通话jie3 )和中古''胡買切''(匣母开口佳韵上声,普通话xie4);第一个有清声母(见母,中古k-)有主动意义,是[[及物动词]],第二个有浊声母(匣母,中古ɦ)有被动意义:声母的清浊和动词的主动/被动性有直接的关系。有些专家认为是某种前缀导致动词声母的浊化。
+
以前普遍認為上古漢語是一種以單音節為主的語言,每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但是近幾年,中國學者[[潘悟雲]]和法國學者[[沙加爾]]不謀而合達到了一致的結論:上古漢語不僅有複輔音,也有次要音節,[[漢朝]]以前,一個漢字可以代表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第一個音節是弱化音節,其[[主元音]]為ə,沒有韻尾。這個結論目前還存在爭議。
-
有时候,不同汉字可以代表同一个词根的几个形态,例如:“见”(中古''古電切''見母开口先韵去声)代表主动意义,“现”(中古''胡甸''匣母开口先韵去声)代表被动意义,这对动词类似于上述“解”字的两个读音,但与之不同的是,这里使用两个符号来区分主动和被动的读音。
+
===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
 +
由於漢字系統不能直接反映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因此為了瞭解這些變化,必須使用[[隋朝]]和[[唐朝]]的[[反切]]裡出現的異讀現象。例如:「''''''」,有幾個讀音:中古「古隘切」(見母開口佳韻上聲,普通話'''jiě''')和中古「胡買切」(匣母開口佳韻上聲,普通話'''xie''');第一個有清聲母(見母,中古k-)有主動意義,是[[及物動詞]],第二個有濁聲母(匣母,中古ɦ)有被動意義:聲母的清濁和動詞的主動/被動性有直接的關係。有些專家認為是某種前綴導致動詞聲母的濁化。
 +
有時候,不同漢字可以代表同一個詞根的幾個形態,例如:「見」(中古''古電切''見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主動意義,「現」(中古''胡甸''匣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被動意義,這對動詞類似於上述「解」字的兩個讀音,但與之不同的是,這裡使用兩個符號來區分主動和被動的讀音。
-
==参见==
+
==參見==
-
*[[汉语]]
+
*[[漢語]]
-
*[[汉字]]
+
*[[漢字]]
-
{{汉语}}
+
{{漢語}}
-
[[Category:汉语]]
+
[[Category:音韻學]]
-
 
+
-
[[fr:Chinois archaïque]]
+

Current revision as of 07:20, 23 August 2006

廣義的上古漢語指的是從、秦到兩漢時期的漢語。上古漢語的構擬不建立在歷史比較法的基礎上,其原則和印歐語完全不同。

上古音研究的基本方法上從中古漢語(《切韻》音系)倒推上古音 。在中古音的基礎上,可以用《詩經》的韻部和諧聲系列來推測古代的發音,還可以用漢語方言的存古特徵和一些外部證據(漢藏語系壯侗語系苗瑤語系等語言中的漢語同源詞藉詞)。

Contents

[edit] 韻部

漢語發音從《詩經》到南北朝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南北朝人讀先秦文獻的時候,發現有許多押韻不和諧的地方了。當時人對《詩經》的註解反映他們遇到的困難:當《詩經》的韻腳不押韻時,他們牽強的改其中一個字的音使其押韻,認為這樣讀起來更加和諧。例如:《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上下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中的「音」和「南」兩個字押韻。北梁沈重在《毛詩音》中指出:「南:協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標注他認為正確的讀音(用普通話讀,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in)。這個方法叫做「協韻」。

隋朝陸德明認為不應該使用協韻法,因為他認為古代人押韻不嚴謹,沒有必要改正《詩經》的讀音。他指出:「沈雲協句宜乃林反,今謂古人韻緩,不煩改字」。

宋朝朱熹等人繼承了南北朝的協韻法(亦稱「-{葉音}-」),並非常系統的用這個方法來改正《詩經》和《楚辭》裡所謂「不和諧」的韻腳字的讀音。他們認為,古人對韻腳字可以臨時改讀,他們還沒有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發音變化的原則,他們以為先秦時代的古人的發音和宋朝人一樣。但是,在這個時代,吳棫在《毛詩葉韻補音》等著作中發現《詩經》的押韻現象是有規則的,他通過對韻腳字系統的考察,把中古韻類歸納成九個韻部。雖然吳棫缺乏明確的歷史概念(他把唐宋和先秦的韻腳字混為一談)他的研究邁出了進入正確的路線的第一步,為後代的學者開闢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徑。除了他以外,鄭庠項安世程迥等人進行了古音的研究。

最早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學者是顧炎武。他繼承了陳第的想法,認為「古詩無葉音」,並旨在恢復古代漢語的發音(「復古」)。他發明了「離析唐韻」的研究方法:把《詩經》的韻腳整理起來,分析這些字的押韻行為。在《詩經》押韻的字通常屬於《廣韻》的不同韻類,這是因為這些字的韻母在上古音相近或者相同,後來到中古音變得不一樣。但是,上古音的押韻行為有理可尋,可以按照這些押韻行為把中古韻類分配成幾個組,這些組叫做「韻部」,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可以在《詩經》押韻,但是有些中古韻類同時出現在幾個不同韻部。顧炎武把韻類歸納成十個韻部。雖然他對韻部的劃分不夠嚴謹,忽略了許多重要的對立,但是他建立了上古音研究的奠基,一直到現在,他的「離析唐韻」是上古音構擬的原則之一。

清朝學者構擬古音的方法與現代語言學家不同。他們當時認為,屬於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在上古時代有相同的發音,後來其中一個韻類(「古本韻」)保留了原始的發音,其他的韻類發生了變化(「變韻」)。這個構擬方法有嚴重的缺陷。第一,沒有解釋「變韻」發生變化的條件:按照語言學的定論,語音變化有一定的規則,如果某些字在上古時代有完全相同的讀音,沒有理由分化出來(除非發生了方言混合)。第二,我們現在知道,上古漢語的一些韻部的發音和與其對應的任何一個中古韻類的發音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中古韻母保留了原始的發音(沒有「古本韻」)。例如:歌部構擬成*-ar或者*-aj(還有元音長短等特徵),和來自歌部的中古韻類如歌韻(中古*-a),魚韻(中古*-o),馬韻(中古*-ɣa),模韻(中古*-o)的發音都不相同。

[edit] 上古漢語無聲調說

1954年法國學者奧德裡庫爾(Haudricourt)通過歷史比較法的考察,發現越南語的聲調是已經脫落了的韻尾的痕跡,這些韻尾在比較原始的親屬語言中(如克木語)仍然存在。他發現,越南話的上聲來自喉塞音,去聲來自-s。由於越南話和漢語的聲調系統很相似,他提出漢語的聲調有同樣的來源,上古漢語沒有聲調。

這個假設得到了很多印證,最明顯的一個是可以自然的解釋「陰入韻對轉」:

[edit] 上古漢語有次要音節說

以前普遍認為上古漢語是一種以單音節為主的語言,每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但是近幾年,中國學者潘悟雲和法國學者沙加爾不謀而合達到了一致的結論:上古漢語不僅有複輔音,也有次要音節,漢朝以前,一個漢字可以代表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第一個音節是弱化音節,其主元音為ə,沒有韻尾。這個結論目前還存在爭議。

[edit] 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

由於漢字系統不能直接反映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因此為了瞭解這些變化,必須使用隋朝唐朝反切裡出現的異讀現象。例如:「」,有幾個讀音:中古「古隘切」(見母開口佳韻上聲,普通話jiě)和中古「胡買切」(匣母開口佳韻上聲,普通話xie);第一個有清聲母(見母,中古k-)有主動意義,是及物動詞,第二個有濁聲母(匣母,中古ɦ)有被動意義:聲母的清濁和動詞的主動/被動性有直接的關係。有些專家認為是某種前綴導致動詞聲母的濁化。

有時候,不同漢字可以代表同一個詞根的幾個形態,例如:「見」(中古古電切見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主動意義,「現」(中古胡甸匣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被動意義,這對動詞類似於上述「解」字的兩個讀音,但與之不同的是,這裡使用兩個符號來區分主動和被動的讀音。

[edit] 參見

Template:漢語

Personal 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