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
From Phonology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Line 12: | Line 12: | ||
'''主要研究资料''': | '''主要研究资料''': | ||
元代:《[[蒙古字韵]]》、《[[蒙古韵略]]》、《[[中原音韵]]》、《[[中原雅音]]》 | 元代:《[[蒙古字韵]]》、《[[蒙古韵略]]》、《[[中原音韵]]》、《[[中原雅音]]》 | ||
- | 明代:《[[翻译老乞大]]》、《[[翻译朴事通]]》、《[[洪武正韵]]》、《[[ | + | 明代:《[[翻译老乞大]]》、《[[翻译朴事通]]》、《[[洪武正韵]]》、《[[西字奇迹]]》、《[[西儒耳目资]]》 |
其中:《[[蒙古字韵]]》和《[[蒙古韵略]]》用八思巴字为汉字注音,《[[翻译老乞大]]》和《[[翻译朴事通]]》用韩彦为汉字注音,《[[西自奇迹]]》和《[[西儒耳目资]]》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它们是精确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工具。 | 其中:《[[蒙古字韵]]》和《[[蒙古韵略]]》用八思巴字为汉字注音,《[[翻译老乞大]]》和《[[翻译朴事通]]》用韩彦为汉字注音,《[[西自奇迹]]》和《[[西儒耳目资]]》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它们是精确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工具。 |
Revision as of 12:17, 9 July 2005
近代汉语的上限大概约开始于金代或者元代,从近代汉语开始,汉语北方话又被叫做Mandarin(官话、官话方言),早期官话以元代曲韵作品《中原音韵》为代表。
同中古汉语的差异 声母:古全浊声母消失,在标准语中,平声变成送气清音,仄声变成不送气清音,普通话同样如此。 知、彻、澄三母并入照、穿、床三母。 娘母和泥母和并。 疑母和影母相混。 韵母:入声韵母趋于消失。 中古《广韵》音系有206韵(分声调),《中原音韵》只有19韵。《中原音韵》只有4个声调,和普通话相同,所以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韵母数量相差距大。 声调:平声分成平声阴(阴平)和平声阳(阳平)两个声调,全浊上声并入去声,入声派入其他声调。
主要研究资料: 元代:《蒙古字韵》、《蒙古韵略》、《中原音韵》、《中原雅音》 明代:《翻译老乞大》、《翻译朴事通》、《洪武正韵》、《西字奇迹》、《西儒耳目资》
其中:《蒙古字韵》和《蒙古韵略》用八思巴字为汉字注音,《翻译老乞大》和《翻译朴事通》用韩彦为汉字注音,《西自奇迹》和《西儒耳目资》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它们是精确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