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軟顎塞音

From Phonology

Template:Infobox IPA

濁軟顎塞音輔音的一種,用於一些口語中。濁軟顎塞音在國際音標的符號是ɡ,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ɡ

嚴格來說,國際音標裡表示此音的符號是尾巴打開的File:Opentail g.PNG,但是尾巴關閉的File:Looptail g.PNG亦可以接受。Unicode中的字碼"Latin small letter G" (U+0067)會因應字型的不同而顯示出尾巴打開或者關閉的g。字碼"Latin small letter script G" (U+0261)則不論字體,一律為尾巴打開的ɡ,但此字碼只會出現在國際音標的延伸字型。

在六個最普遍的六個塞音[p b t d k ɡ]中,清雙唇塞音[p]和濁軟顎塞音[ɡ]在不少語言中都已經消失,數量是有這些輔音的語言的百分之十。[p]消失的原因是地域性的影響,但[g]消失卻並非集中於某一區,而是廣佈在世界各地。(有幾種語言兩個音都缺乏,例如現代標準阿拉伯語和西伯利亞的凱特語(Ket))有人認為這是因為[ɡ]比其餘五個塞音都難發音。發濁音時氣流從肺流出,而軟顎音軟顎關閉,喉嚨和軟顎間的空間較小,空氣很快就填滿該位置,令到清音[k]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濁音[ɡ]。故此[k]和[ɡ]兩者的分別沒有其餘兩對的那麼明顯。這限制令原本有[k]、[ɡ]之分的語言因無法分辨兩個音,以致[ɡ]逐漸消失;或者令語言成形時就忽略了這個音。留意像清小舌塞音[q]和濁小舌塞音[ɢ]兩者中,因為喉門(即小舌所在的地方)更接近喉嚨,空間更小,兩者分別更不明顯,令[ɢ]比[q]罕有得多。

漢語中普通話廣東話均無此音。上海話中有[g̻],讀時比原位[ɡ]不費力。

Contents

[edit] 特徵

濁軟顎塞音的特點:

  • 發音方法是閉塞, 也就是說通過阻礙空氣在聲腔流動來發音。
  • 發音部位是軟顎,即以舌根部位抵住軟顎。軟顎位於硬顎後面,近喉嚨的一片柔軟組織。
  • 發聲類型是濁音, 意味着發音時聲帶顫動。
  • 本輔音是口腔輔音 (口音) ,表示發音時空氣只從口裡流出。
  • 中央輔音, 氣流可從舌中部流過,不從兩側流過。
  • 氣流特點是從肺部直接流出,而不是從口腔或喉門流出。

[edit] 濁軟顎塞音的變種

音標 種類
ɡ 原位 ɡ
ɡʱ or ɡ̈ 漏氣 ɡ
ɡʲ 顎音 ɡ
ɡʷ 圓唇 ɡ
ɡ̚ 內破 ɡ
ɡ̊ 清音化 ɡ

[edit] 該音見於英語

英語中有此音,以字母g表示。但g並不一定是表示此音的,只有單獨出現在a、o、u前才會讀[ɡ]。如果g出現在e、i、y,會讀濁齒齦後破擦音[ʤ](這項有例外,如finger);如果和n一起成ng出現在語素末,則讀成軟顎鼻音[ŋ],如singing,兩個ng都讀[ŋ],因為sing和ing兩個都表示一個意思的單位(sing是「唱歌」;ing是表示現在分詞的後綴。);ginger的ng則分開讀,成[nʤ],因為ging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語素,只有ginger才是。

[edit] 該音見於其他語言

[ɡ]相對其他音仍然頗為普遍,許多語言都有原位[ɡ]音,有的甚至有多於一種[ɡ]的變種。許多印度的語言,尤其是印地語,都有區分原位[ɡ]和送氣[ɡʰ]。


辅音 (辅音列表) 參看:國際音標元音
肺部氣流音 雙唇音 唇齒音 齿音 齿龈音 齒齦後音 捲舌音 硬顎音 軟顎音 小舌音 喉壁音 會厭音 喉音 非肺部氣流音、連音和其他符號
鼻音 m ɱ n ɳ ɲ ŋ ɴ 搭嘴音 ʘ ǀ ǃ ǂ ǁ
塞音 p b ȹ ȸ t d ʈ ɖ c ɟ k ɡ q ɢ ʡ ʔ 吸氣音 ɓ ɗ ʄ ɠ ʛ
擦音 ɸ β f v θ ð s z ʃ ʒ ʂ ʐ ç ʝ x ɣ χ ʁ ħ ʕ ʜ ʢ h ɦ 擠喉音
無擦通音 β̞ ʋ ɹ ɻ j ɰ 其他邊音 ɺ ɫ
顫音 ʙ r ʀ 軟顎、硬顎通音 ʍ w ɥ
闪音彈音 ѵ̟ ѵ ɾ ɽ 齦顎音 ɕ ʑ ɧ
擦音 ɬ ɮ 破擦音 ʦ ʣ ʧ ʤ
通音 l ɭ ʎ ʟ 破擦音 ʨ ʥ
在同一個欄位的一組音標,其右者為濁音,左者為清音。
欄位背景為灰色的地方,代表被判定為不可能發音的組合。
欄位背景為白色但欄內完全空白的地方,代表在實驗室中證實了可以發音的組合,但暫時未有發現有語言有此音。
本頁使用的國際音標符號在一些瀏覽器裡可能無法正常顯示。[幫助]編輯此模板


cs:Znělá velární ploziva de:Stimmhafter velarer Plosiv en:Voiced velar plosive fr:Consonne occlusive vélaire voisée ja:有声軟口蓋破裂音 pt:Oclusiva velar sonora

Personal tools